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16年6月20日

  国际贸易融资既是推动外贸增长的引擎、引领贸易结构调整优化的抓手,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及业务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依然面临着经营体制不顺、产品结构单一、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力、风险评估管理与贸易融资特点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因此,借鉴国际经验,调整经营策略、加快体制机制和产品创新、完善贸易融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滞后,融资品种单一。目前国际贸易结算的非单证化趋势显著,而国内银行的贸易融资大都集中于信用证项下融资产品,对于汇款结算的配套融资风险难以把控,品种也相对较少,大量贸易融资需求未能满足。也就是说,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仍以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供应链融资也主要集中于单一环节,整合化服务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贸易链中货物及资金流动数据实时传递和动态分析的信息技术平台,尚处于初建阶段,难以将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充分匹配。

  (二)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到位,部分贸易融资业务存在“脱实向虚”的风险。目前贸易业务发展中,存在部分企业构造虚假贸易背景或人为增加交易环节或次数,使得贸易融资超过或背离真实交易。但受限于目前的调查管理手段,银行普遍反映,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的难度较大,往往仅能停留在表面真实性审核。部分企业骗取银行资金的做法是在获取银行贸易融资后直接将税务发票作废或者注销;同时,在国际贸易中,外部监管机构出具的证明性单据虽能够较为有效地佐证交易真实性,但却无法规避重复融资的风险。如果企业将虚假贸易融资得到的资金变相挪用于民间借贷、投资(中国)官方网站等高风险领域,将使银行信贷资产面临较大风险。近两年相继发生的“青岛港”事件、钢贸圈融资、大宗商品融资等多起以贸易融资之名的骗贷案件,使多家银行深受其害。

  (三)缺乏相对独立的专业化审批机制,条线化控制较弱。虽然目前国内部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已成功设立了单证中心,对部分或全部贸易融资业务实行后台集中操作,解决了业务操作标准化、防范操作风险的问题,但对贸易融资业务涉及的授信审批与授信后管理还较为粗放,尚未对业务涉及的产品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国别风险等实行全行统一并相对独立的专业化审批机制。多数银行还是由各地经营单位按权限自主审批,总行对贸易融资业务授信审批方面条线化控制较弱,在风险管控方面无实质性手段,尚未在全行层面上形成有效制约的内部业务流程。

  (四)缺乏有针对性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忽视贸易融资债项授信风险控制。当前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了解及开展相关评级授信,主要依据客户静态的财务报表和历史的经营业绩,较注重客户主体授信,而忽视对具体的贸易融资业务债项授信并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破解之策

  (一)实施客户导向战略,加快产品与技术创新,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完善服务功能,创新贴近市场的融资产品,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对银行的认同度、依存度,增强银行对客户的议价能力。一是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比如,对需要用人民币购汇对外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又有规避汇率风险需求的进口客户,可以提供人民币全额保证金项下的海外代付加远期购汇等一系列产品的组合,既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又可为银行带来多重收益,缓解头寸压力。二是由单一产品融资转变为提供产品组合或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基于客户出口环节的融资、结算、交易等综合需求,银行可以将基本出口类贸易融资产品与资金交易类产品有机组合,对业务流程进行一定改造和组合后,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提供国际贸易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既包括打包贷款、出口商票融资、出口押汇等传统产品,又涵盖福费廷、出口保理等新兴融资服务。三是紧跟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发展变化,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分析供应链各环节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围绕客户潜在需求,研发适应市场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比如,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宗商品进口贸易,银行可以提供以进口商品物权担保为主要形式的整套供应链融资服务。进出口双方约定以信用证为结算方式进行大宗商品交易,银行为进口商减免保证金开立进口信用证,待出口商发货后,银行在仓储公司介入监管的前提下对进口商融资,减少进口商在进行大宗商品贸易中资金的占用。

  (二)引入科学方法,严格审核贸易背景真实性,有效遏制虚假贸易融资。一是通过“审查法”,对相关贸易合同、贸易单据、商业发票、交易双方交易历史记录进行认真核实,仔细审核合同条款是否清晰、单据是否齐全、发票是否真实。二是通过“对比法”,甄别交易双方的交易关系是否合理、交易标的是否属双方的经营范围、交易金额是否与双方的经营规模相称。三是通过“核对法”,核对发票是否与交易合同内容一致,防止企业通过虚假合同、发票、提单等单据骗取银行融资,前移风险控制关口。同时,进一步提高贸易融资业务期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和销售回笼周期合理匡算,防止企业提前回笼的资金被挪用。

  (三)调整机构、优化流程,构建相互制约的风险内部管控“三道防线”。现代银行经营更强调流程控制,市场部门、风控部门与操作部门构成业务经营风险内部管控的“三道防线”。对贸易融资业务而言,前台经营单位在拓展业务的过程中,应当同步嵌入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即一笔业务由客户经理负责对客户发起总体营销,由产品经理负责按照本行风险偏好设计产品结构,由风险经理对业务的全面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前台三位一体的联动合作,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制衡的业务营销风险管控机制;中台审批部门实行专业化独立审批,按照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加强对业务风险的前瞻性研判,注重事前对客户主体授信、债项授信、担保方式以及其他风险缓释措施进行审查评估,尤其需要对业务涉及的信息流、货物流与资金流监控方案进行审查,推动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后台操作部门作为银行全部或区域贸易融资业务的集中处理中心,通过统一的标准化操作来防范操作风险,通过相对独立的业务操作来监控授信发放条件是否得到落实,并通过专业化的单证审核及时发现并提示风险。按照建设流程的要求,构建银行前、中、后台相互制约的贸易融资风险内部管控“三道防线”,需要银行深化贸易融资业务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加强条线化管理、专业化运营来提高内部风险管控效率。

  (四)建立客户主体风险与债项风险相结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提升贸易融资授信的精准性。在贸易融资风险识别和管理上,从客户主体与交易两个维度入手。从客户主体维度,主要是审查客户的基本面如经营状况、履约能力以及诚信等,客户财务报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来源,此时银行对财务报表的分析重点应立足于对客户的营运资金情况、履约能力、交易对手以及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等。从具体交易维度,则主要审查交易的自偿性程度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核实银行是否可以利用产品组合或结构化技术,通过对物流资金流的占有或控制等手段,确保自身以交易项下的现金流优先受偿。

  (五)实行差别化贷后管理策略,健全贷后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一是结合贸易融资业务表现出的风险特性,综合考量风险导向与成本效益原则,根据客户风险、授信产品风险、债项金额大小等进行多维度分类分析,采取若干级别的差别化贷后管理策略。在贷后检查频率和风险控制措施上,风险程度越高,管理力度越大,贷后检查频率越高,控制措施越严格。而对于风险程度不高的批量业务,则可以采取平衡有度、科学合理的贷后管理方式,如分层抽样、事后重检等,在考虑贷后作业量的同时,把握工作重点。二是针对不同融资产品风险控制点,补充明确贸易融资日常贷后动态监管内容。除完成客户贷后管理的“规定动作”外,还要根据需要随时采取现场检查、数据分析、资料收集等方式监控贷后重点关注事项,并进行简要记录,作为判定贷后管理工作是否尽责和后续检查的重要依据。三是提高贷后管理的责任意识,完善贷后管理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贷后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使其树立“贷后管理不仅是风险管理,更是经营战略”的理念,克服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松懈思想;同时,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相关人员贷后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促进贷后管理的有效实施,提升管理质量。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乐动平台(www.cubech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