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误解的互联网餐饮,其实有两套玩法!

2016年11月7日

  互联网与餐饮,谁加谁?

  自从2013年以后,互联网仿佛能和任何乐动平台都(中国)官方网站起来。

  教育+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乃至餐饮+互联网。

  单就餐饮与互联网融合,其实就有两种方式“互联网+”和“+互联网”。

  别看区别只是加号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但是意义传达出来就完全不一样。

  “+互联网”

  “+互联网”的模式意味着,在传统模式基础上不变,借用互联网工具或思维进行革新。

  在德国,+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种模式,制造业大企业的企业家都说是+互联网。

  “互联网+”

  “互联网+”更多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会对传统经济形式进行攻击,真正把传统经济和新经济整合。

  Uber便是一种颠覆式的模式

  在美国比较多的是“互联网+”企业比如Uber,那些新兴经济的一些企业家,他们更多也强调“互联网+”。

  于是,“餐饮+互联网”便意味着:在不改变传统餐饮经营模式的前提下,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改革。

  “互联网+餐饮”则意味着颠覆传统餐饮经营模式,真正将互联网模式嫁接在餐饮模式里。

  两种模式孰优孰略?

  “互联网+餐饮”的茫然

  “互联网+餐饮”这一派,主张颠覆。这一派别代表的餐饮老板,多是新派餐饮人譬如BAT出身的赫畅。

  他们怀揣着“互联网思维”渴望颠覆,曾试图用外卖模式颠覆传统店面模式。

  因为他们相信:人力成本、房租成本这些传统餐饮人面对的问题,一旦放在互联网上就迎刃而解。

  然而他们却发现,这些成本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高额的补贴和流量上。

  另外一个例子,人人湘联合创始人刘正。曾希望借助互联网无人点餐模式,颠覆传统餐饮服务人员管理难的问题。

  但后来人人湘的CEO穆剑坦言:“人人湘也经历过一些坑。第一个坑,现在人人湘的模式是不要收银员,不要服务员等。其实因为做餐饮,服务非常重要,这样的模式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从颠覆到细思量,“互联网+餐饮”的支持者也陷入了茫然。开始研究起那一辈辈老餐饮人,专心做品牌的方法。

  “餐饮+互联网”的火热

  与新派餐饮人有别,一些意识到互联网力量的老派餐饮人,更多的是“+互联网”的拥趸。

  他们不要用互联网给自己的品牌大换血,只求利用互联网工具降低营销成本、增加获客渠道等。

  他们深信:传统的餐饮经营模式不会错,用好互联网手段会锦上添花。

  譬如金百万的创始人邓超就认为:“第一,互联网改变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第二,互联网这一工具帮助餐饮企业提高了效率,改变了成本结构。”

  黄记煌创始人黄耕认为:“我觉得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不去利用好工具,你可能就落伍了。当然怎么用放在每个企业、每个人身上都不一样。”

  对于“+互联网”,他们认为互联网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结果。就好比数码相机出现替代了胶片相机,但并没有革新成像技术一样。

  所有的餐饮环节最后都会嵌入互联网,却并没有新生成一种东西,比如服务+、环境体验+。

  但是有一点:只要有线下店的餐饮,那它一定是传统餐饮。至于说最后他成为平台还是会变成传统的东西,这是一个归集的过程。

  结语

  不管是赫畅如今的迷茫;还是穆剑当下的醒悟。

  “餐饮+互联网”与“互联网+餐饮”孰优孰劣依旧难以一言概之,这里不是地狱,他处也不是天堂。

  两者都有自己的沧桑。

  餐饮与互联网的玩法,还需要越辩越明。

  您是看好“+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来源(中华餐饮网) 作者(佚名)

乐动平台(www.cubechair.com)